当下正处生物技术黄金时代,不少国家已经将其上升为重点战略发展方向。近年来,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,曾多次下拨专项资金支持生物医药、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等项目的发展,为生物制药发展注入了动力。
1、欧美专利渐到期
据报道,我国生物药总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亿元规模,但大多依靠国外进口,缺乏自主产品。目前,在生物制药领域,美国、欧盟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持有94%以上的专利,尤其是美国占有世界近六成生物药专利。然而,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加起来的专利占有率则还不足6%,这也体现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在生物药领域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,同时也一度让我国患者形成了生物药“天价”的认知。比如乳腺癌治疗药物赫赛汀价格就高达2万元/针,一个疗程更是高达30万元,这让很多普通家庭患者难以接受。
从我国对生物药的需求来看,生物技术制药已成为我国最有潜力的制药行业之一。但当下我国生物制药水平却远不及欧美,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:一是我国生物制药科研水平尚相对落后;二是我国对生物药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。我国虽然曾先后出台了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和《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》等政策支持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,但业内人士指出,这些政策均缺乏操作性,在财政支持上也力度不够。
纵观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,目前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重大变革时期,欧美大量早期生物药专利即将相继到期,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获得飞速发展,各国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模式、产品形态乃至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化。毋庸置疑,若我国抓住机遇,尽快出台更多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向、企业扶持、财政支持等方面更具操作性的支持政策,必将推动我国生物制药行业步入迅速发展轨道,前景可观。
2、发展需借力孵化器
目前,全球已经颁布生物类似药开发评价相应法律法规的国家在30个左右,我国出台相应政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。2014年10月29日,我国药品审评中心在网站发布了《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,意在规范我国生物类似药的科学开发与后续评价,推进我国生物制药的向前发展,从而为生物医疗产品的获得、可支付性提供保障。这也是我国首次颁发生物仿制药物指导原则,标志着我国生物制药在政策上获得了更大支持,各大国内企业纷纷对此叫好。
从总体上看,2014年我国生物药销售额持续了2013年的稳定增长趋势。随着生物医药领域创业需求的逐步深化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日益精细化和孵化器自身功能的不断提升,生物医药孵化器大量涌现,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中试基地和专业化的技术平台,减少了初创企业设施的投入,加速了资源的集聚与整合;对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转移、成果转化、企业培育、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,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、解决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新的载体工具。
针对我国生物医药孵化器专业技术平台运营模式探索不足、专业孵化能力不足、发展孤立、整合地方资源意识不强等问题,“十二五”以来,专业化成为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向,生物医药孵化器作为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重要的载体,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,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,并得到政府、社会、相关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协同推进。